此时正是嘉庆四年,大权臣和珅垮台了,漳州帮等于失去了一个大靠山。
杨春乘着日本商船从淡水河口溯流而上,才下船便感觉整个艋舺的气氛很不同,以前这里处处是熟悉的三邑乡音,现在到处穿插了很多福州话丶客家话等异地口音。
“有船要入港了!”码头上的力夫大声吆喝着。
在人群中,立着一个特别高大的身影,那人身长绝对超过六尺,双眼炯炯有神。此刻正专注地看船靠拢码头,心中似乎在惦记着某人。
“我阿母和阿兰她们坐的就是这条船吗?”他低声问着身旁的人,操的是同安口音。
“少年头家!”这时一个矮汉兴冲冲跑过来,像中大奖似的高声说:“我看到老板娘了,就在那边!”说着把手指向船的另一头。
“太好了,接到人我们就直接回八甲庒的家!”
时近黄昏,河面上吹着阵阵寒风,但码头上倒是热闹一片!
杨春好奇的站在一旁观看,那一整条船下来的几乎都是同安人,操的都是当地口音,他不禁感慨的自言自语:“看来他们同安人的气势越来越壮盛了!”
不远处,一台人力车缓缓朝他的方位靠近,似乎有人认出他来了,那人把车匆匆停在他面前数尺处,对着他大叫:“是杨春大人吗?”
杨春点点头:“原来是阿炮啊。好久没见了,我们艋舺变好多!”
“这两年杨大人回唐山做生意吗?怎么这么久没回来?”
“是啊,我回去陪陪我妈。”
杨春爽快的搭上了阿炮的人力车回到春喜楼,门口的仆人起先仍不敢置信的瞧着他猛看。
大门打开后,见头家回来,库洛则是当场兴奋大叫,之后赶紧往屋内回报。
“真是相公回来了吗?”妻子林琳匆匆跑了出来,强忍住泪水问。
“嗯,这些日子……让你担心了。”杨春说话时脸上挂着一丝忧伤与不舍:“我想你一定吃了很多苦,身体瘦了很多,我看得出来!”
夫妻一见,恍如隔世。
两个爱子杨飞丶杨翔此时皆已能自由跑跳,一前一后的与他畅谈儿语。
这一去就是将近两年,期间音讯全无,让林琳的泪水几乎哭干了。
不久,杨春发现她身后只站着一个美玲,于是紧张的问:“家里其他的人呢?”
“你先坐下来歇歇腿,喝口茶,让我慢慢告诉你吧。”林琳温柔的说:“你南安的家人常捎信来,表示他们一切安好,唯独怡雯妹妹还在坏人手中,至于那蒋萍呢,你早就知道的,他已经被满贼那海给掳回去了。”
“喔。”
“对了,库洛,我不在的这段日子,漳州人那边有什么动静吗?”
“艋舺一切平安!”库洛嘴角展露笑意:“倒是同安人和安溪人,最近他们的乡亲突然来了好多!”
“嗯,我在码头有看到了。”
休息了一会,他满怀感恩地吃了妻子为她做的晚餐,正要休息时,看见陈庭玉和师弟李强两人已在大厅等他。
“大哥你终于回来了!”两人一起上前抱住杨春。
“哈!哈!哈!”见到兄弟,他乐开怀:“是啊,我回来了!”
寒暄一阵后,李强突然板起脸孔严肃地说:“师哥,唐山近日有消息传来,大清正陷入动乱中,朝廷似乎自顾不暇了!为了三邑人的未来,我们要更加紧操练兵勇才行,咱们在艋舺已经越来越不占优势了!”